当前位置:首页 > 发现 > 日行一善 > 正文内容

帮助他人善报无穷

admin3年前 (2022-05-09)日行一善1.22 K

康峻,字重山,他为人慷慨,即使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,也不忘救助他人。

有一天,他去维扬,船行驶到高邮湖时,天色已晚,忽然,有位老者来到船上,对他说:“你心地善良,已经感动了上天,明天你就会交好运,我送你一两作本钱,你会得到二十盒的钱。”

康峻推辞不肯接受,但老者却坚持把钱留下了。

康峻虽不明白自己如何得到二十盒钱,但他知道老者的话大有深意。

第二天,康峻把老者给的一两钱交给船夫买湖中莲藕,到维扬转而卖出,得到了二两银子。

从此,他每次贩卖都能得到加倍的利润,几年间就成了大富翁,这才领悟到老者所说的二十盒是二十次对盒利息。

于是,他烧香叩谢老天,从此不余余力地大行慈善:

他收购粮食,减价一半卖给穷人,并任由穷人们自己过秤;

到了饥荒年月,就舍饭施粥给难民,发给老人、妇女和病人们票证,每天都可凭票领到一升米;

开设义学,积存书籍万卷,招请出名的学者任教,招收四方英俊少年免费上学,并供应食宿;

设立普济堂,远近有贫民或病人来,每人给一间房,一张床,一领席子,招聘名医一个个给予诊视医病,用上等药材,供给饮食和营养品,病人好了还给他们回家的盘缠;

代贫穷户交纳官收钱粮税;

亲戚邻居家有男子三十岁娶不上媳妇,女二十岁嫁不出去的,送给钱财帮助婚配;

施舍棺材,掩埋荒野尸体;

立育英堂,雇乳母收养被遗弃的婴儿;

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到监狱探望犯人,每个犯人给米三升,钱三十文,四个馍;

从厚施给贫穷无子的寡妇,收养无依靠的残疾老人……等等。

所有一切善事,他都积极实行。

后来,有一天,他又在途中遇到了那位给他一两钱的老人,他恭敬地将老人请到家中拜谢。

老人笑着说:“你贫穷时有救济穷人,爱惜万物的善心,因为这个原因我才赠给你本钱,可喜的是你发财以后继续积德行善。老天很高兴,善报无穷,希望你继续努力。”

康峻一直活到104岁,才无疾而终。

他的七个儿子,十几个孙子都当了大官,世世富贵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行善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tsyida.net/post/445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父亲卖田救灾民,儿子官至尚书

父卖地救人 儿子贵为尚书 清朝中期的官员戴敦元,是浙江开化人。他的父亲年过五十岁都没有儿子,家中仅有三顷田地。 戴敦元之父,为人相当仁善,有一年,衢州河水暴涨,当时的防洪条件比较差,淹死人无数,很多人流离...

两则行善积德的善报

积善之家  必有余庆 我的姑婆,夫家姓李,住在县城四区(风华镇风华村)石板印村民组。我姑公家的爷爷、父亲和我姑公都是单传。 他们都非常善良,从我姑公的奶奶辈开始做善事。 姑公家门前有一棵古老的枫树,树旁是...

他如何身价翻了十倍?

还记得我母亲小时候的一个朋友,他们家往上好多辈都是学医的,是医学世家。 他家老爷子特别擅长医治人体骨骼方面的疾病,秉承着老一代“悬壶济世”的情怀,不但用心对待每一位病患,但凡遇到贫穷的患者,还会倒贴钱送药...

祖上积德,福佑五世子孙

(一)戒友小A的祖辈行善故事和小A本人的一些经历 据百度百科: 沈某某(1790—1855)。是沈家从苏州迁居XX的第七代后裔,他虽无功名无官职,但为人聪明卓识,抱打不平,每遇有以官压民,以富欺贫之事,常...

他家为何800年不衰?

宋朝的范文正公(范仲淹),他还是穷秀才的时候就存有救世济人之心。后来他做了宰相,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,赡养了三百多贫寒人的生活。他一生为官廉政爱民,凡有益于社稷百姓之事,必定秉公直言,虽有杀身之祸也...

林则徐后人收复香港

清朝的林文忠公(林则徐),他是反对英国输入鸦片的伟人。他如果要发财,当时发个几百万,是很容易的。他认为鸦片贻害人民,非常的严重,所以不怕用激烈的手段,烧毁了鸦片两万箱。后来,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攻打广东,一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