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发现 > 因果实录 > 正文内容

净界法师: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

admin2年前 (2023-01-12)因果实录722

业力的转变他都是在死亡到来的时候才算帐的,就像我们一般人说的,腊月三十算总帐。你现在造的业都是先保存,到什么时候开始算帐呢?临命终的时候算帐。它平常都让你欠着欠着,到临终的时候,临命终的时候有两种情况,第一个你的生命有业力主导,叫做随业往生。第二个你的生命由思想来引导,叫随念往生。总而言之,当我们的业力储存到最后的时候,要释放的时候都是在临命终的时候。到临命终的时候,它由业力或思想去激发我们过去的种子,就使令来生得果报了。假设是善业被激发出来,它就成就天,人,阿修罗,安乐的果报;如果是罪业的因缘被激发出来,那么就畜生,恶鬼,地狱,就痛苦的果报。所以这个业到果报他是三个程式,就是第一个形成种子,第二个临命终时,第三个显现果报,这三块。 这个公式它有两种用法,这个要注意,因果是两重因果,这个是佛教很重要的因缘观,它不像儒家思想的因果是一重因果,它是今生造业今生得果报,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,你造善,你的家庭就兴旺,你造罪,你德行有亏,你今生的家庭就衰败有灾难,所以它的因果思想完全建立在今生。 佛教的因果思想不是这样建立的,它是三世两重因果。所以这个公式怎么套用呢?假设这个业是过去,你如果写过去式的话,这个果报就今生,过去的业招感今生的果报,这是第一重。古人说的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如果我们很想知道我们前生做了什么事,你从你的身心世界去查,你就可以反推出来。比方说你今生衣食无缺,我们可以合理的推论你前生做了很多布施的业,你今生很庄严,我们可以推论,你前生遇到事情你会选择忍辱,而不会跟人家争执,比方说你今生身体很健康,我们可以推论你前生是比较慈悲包容的。所以你今生受的果报,你就可以推论你前生做了什么慈善的业力,他有一定对应的,一个对应一个等流性的。所以你这个公式如果把业是放在过去世,这个果报就是今生,这第一个。 如果你把这个业放在今生的业,那么这个果报就来世,就是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如果我们很想知道我们来生会是什么相貌,你看你今生当中你造的哪一个业的次数最多,而且你是深深好乐,数数现行,深深好乐,就是说我们的业,我们后面会讲到,有一个主流的,我们一生会造很多很多的事情,但是你的生命当中有一个主流的就是它占了一个强大势力的,这个业就会很容易表现出来,就是一个主流的业力。 这个地方就是说,佛教的因果思想它的复杂来自它是隔代受报,就是说,你今生受用的是你前生的业力,你来生受用的是你今生的业力。所以这个地方就很容易让人家产生错觉,说为什么他今生做那么多善事,他还那么痛苦?因为你做的善事要先形成一种种子他要先储存,它不能马上释放出来,它到临命终才释放。这个就是佛教的因果思想,它是三世两重因果,过去现在这是一重因果,现在未来又是一重因果。

佛法修学概要——85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行善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tsyida.net/post/1700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他用这个zhou语和“gu”抗争了2天

作者:大睿居士 很多年轻人喜欢到处算命,然后把生辰八字填的到处都是,殊不知命运其实是越算越薄的,真正想改变命运,需要断恶修善。轻易把八字给别人,不但解决不了问题,一旦遇到坏人,后果不堪设想。 小刘是我一个...

好坏老师的结局

李炳南老居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,他说有一个大夫,这个大夫的医术很差劲,看的病人往往没多久就死了。治死那么多人,这个罪业很大。所以阎罗王就把他抓去了,抓去之后,判他下十八层地狱。 他不服气,他觉得自己不是有...

从那以后,灾难就接连不断地降临我家,是果报还是巧合?

特别提示:本文转载自《净土》杂志2017年第3期。 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,几乎困扰我一生,一直没有勇气讲出来。现在,已近花甲之年的我,将亲身所见、所闻讲出来,希望能给世人以教育和警示,愿人人敬佛信佛。...

辛苦养大的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,老娘临死前一句话,要了儿子命

转自知音识果 王家村的东头住着一户人家,刘大娘和儿子王小斌。 刘大娘的丈夫死得早,怕儿子受委屈,她自己一人把儿子拉扯大,其中的辛酸和苦楚无法对外人道也。 特别是给儿子娶亲,差点要了老人的命,砸锅卖铁...

来报恩的孩子,身上才会有的明显特质,愿你家小孩就有!

来报恩的孩子,身上才会有的明显特质,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。 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,父母都毫无理由地相信,自己的孩子就是小天使,就是上天赐给自己最好的礼物。但是,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父母可能就会怀疑自己的...

我三位同学的故事:家里很能赚钱,但最终他们却活成了这样

特别提示:本文转载自知因识果。 说说我三个同学的故事吧,这三位同学家都有一个共通点:都是做饮食行业的。 一 第一个同学,他小的时候,家里很穷,叮当响的那种。 他读书时是很老实本份的人,但读完初中就不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