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发现 > 因果实录 > 正文内容

什么是因缘果报_因果是如何运行的

admin3年前 (2022-06-21)因果实录1.37 K

什么是因缘果报

在佛法中有很多概念是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的,如果搞不清楚一些基本的知识,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正确的掌握和运用佛法的道理利益自己和他人。

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因缘果报、因果的概念。说到因果,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大都知道一二。同时社会中认识的因果和佛法却并不一样。普通人没有学习过佛法经典,因果的概念都是通过书籍的转述,他人的灌输这种途径得来。但这些见解鲜有真正依据佛法经典而来的。都是大家认为因果是怎么回事,是大家的依靠自己的认知来推测出的。这就造成了很多的误解。

普通人对于因果的概念多数就是杀人偿命、欠债还钱,如果相信来世的则会认为这个结果可以到下一世才出现。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是不是?

其实佛法讲的因缘果报、因果定律并非如此,严格说来和此完全不同。我们试着给大家介绍一下,因果到底是怎么运行的。这世间的万事万物究竟遵循着一种什么规律、我们又如何利用这种规律来造福自己和他人。

因果是如何运行的

因果业力的作用是如同种子在适合的条件下逐步成长,最后结出果实一样。

因就是种子。我们从前说过的话、做过的事情、想过的内容都会成为种子,业因。

比如我今天想了,我想赚点钱、或者我要去某个地方玩。这都是因。我们说的话、做的每件事情,都会成为种子。

一颗种子,要有适合的土壤、阳光、水分才会成长、结果。在各种条件的配合下,种子逐步成长最后结出果实,这个过程就仿佛我们造作的业因,聚集各种助缘,最后得到结果。

什么是缘呢?同样是我们的身语意三业,做得事、说的话、思想的内容。这些不仅仅是种子,同时还是其它种子的缘、助力。

比如一个人想去某地游玩,这是个想法,正好他有钱、有福报、有时间、天气、环境都合适,这些是缘,于是就去了。没想到他从前欠了别人的赌债,结果在玩地方遇到债主了。被打了一顿。于是去游玩这件事情,虽然是他当初想法的果,这个果是各种条件聚集而形成,同时又成了他被打的缘,另一个果报的一个助力。

因果就是如此运行,每个因都在适合的条件下发展,同时又对其它的因的发展起着作用,相互缠绕、相互影响。非常复杂。复杂到我们普通人是难以想象的。

如果非要用比喻来讲:每个人的因果都如同一片没有尽头的森林,无数的种子、无数的发芽、开花成长、无数的果实。而果实则继续变成种子。不同的植物之间又相互缠绕、相互依存、相互影响。

或者也可以比喻成一张没有边际的大网、上面纵横交错着种种因、种种缘、而这些条件聚集在一起就是一个交汇点:果报,无数的果报又继续和其它的因缘相交汇,层层迭迭无有穷尽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行善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tsyida.net/post/1595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一时冲动,毁了家庭事业

以此真实病情实况分享出来,目的就是让更多人,从中吸取教训。同时奉劝大家以此为戒!祈愿我们带着觉知,去智慧生活。 A哥出生60年代,今年满59岁。八字先生算他59--62岁之间难得过。这还得从头说起。 现实...

人生中的小灾可能是一种警示:浪费食物导致的全家灭绝案例

吴中的江铁君,是艮庭先生之子,开始时弃儒为僧,后来还俗。家父在吴地任官时,与他有书信往来。 我曾听江铁君杂说几件事。第一是娄东的王树获明经说,他的某位同乡,全家死于火灾,不论老幼无一幸免,刚来不到半个...

阎王披露:为何有的恶人没得恶报反而荣华富贵?

关键词:为什么好人没好报、好人有好报、三世因果、因果报应、因果轮回、因果故事 一件历经了三世轮回的报应真事 清朝顺治年间,北京的顺义县有一家姓贡的大户,家有田地百顷,驴马成群,中年生下一个儿子,乳名...

好不容易转运,却被天降“肥差”冲昏头脑,丢了改运之行……

以下是我的亲身经历,如有半点杜撰,我立当下无间地狱,永不超生。 我今年31岁, 6年了,回首这30多年来,我惊出一身冷汗。 10年前,我在内蒙古海拉尔市工作,那里是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,原本我们家家门兴...

辛苦养大的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,老娘临死前一句话,要了儿子命

转自知音识果 王家村的东头住着一户人家,刘大娘和儿子王小斌。 刘大娘的丈夫死得早,怕儿子受委屈,她自己一人把儿子拉扯大,其中的辛酸和苦楚无法对外人道也。 特别是给儿子娶亲,差点要了老人的命,砸锅卖铁...

来报恩的孩子,身上才会有的明显特质,愿你家小孩就有!

来报恩的孩子,身上才会有的明显特质,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。 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,父母都毫无理由地相信,自己的孩子就是小天使,就是上天赐给自己最好的礼物。但是,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父母可能就会怀疑自己的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