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发现 > 放生功德 > 正文内容

蛇说:谁杀了我,我让谁家破人亡

admin3年前 (2022-06-02)放生功德931

我父亲自幼在农村生活,在他二十岁的时候考进了市里的学校,就离开了家里。

在父亲年少的时候,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,更加证实了恶因恶果的可怕性。行善的人要深知,杀生是所有罪业中最重的,也是报应来的最快的。

一天,父亲同我表哥和村里的一位老人在干活,突然从草垛里钻出一条蛇,听我父亲讲那条蛇非常的大并且颜色很深。

它慢悠悠地爬了出来,冲他们三人吐了吐芯子。

当时我父亲和表哥已经被吓得腿软了,老人在农村待久了,看惯了这种场面。

只见他不慌不忙的朝着那条蛇说:“告诉你,你快走,不然我杀了你。”

也不知那条蛇是否听懂了,慢慢悠悠地爬到门外的桥旁边。

但老人怕这条蛇还会回来捣乱吓唬人,就同我父亲和表哥说:“走,咱们去把它杀了。”

当时父亲和表哥对这条蛇已经起了恐惧和嗔恨心,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。

于是,三个人拿起铲子奔蛇走了过去……

这件事发生过后没有几年的功夫,那位老人就去世了。我父亲和表哥觉得他年事已高,走了也是很正常的事,他们早就把杀蛇的事情抛诸脑后了。

有一年,父亲回家探亲,村里当时有一个傻子,每天跑到别人家里待着。

因为傻子从来没有给别人带来过威胁,加上农村人大多都很朴实,所以大家也不会在意。

一天,傻子跑到父亲家,坐在炕上自娱自乐,突然,傻子像中了邪一样,直勾勾的盯着我父亲那一群人,说道,我是桥下的那条蛇,谁杀了我,我让他家破人亡……

话说完毕,傻子就恢复了,就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。

傻子疯言疯语惯了,所以他说的话根本不会有人在意,包括我父亲。

然而这件事过了很长时间,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。

表哥是货车司机,工作时大多是开夜路,技术很好,十多年都没有发生过意外。

有一天,不清楚是疲劳驾驶,还是下雨路滑,他遭遇了人生中第一个车祸,而这场车祸,也夺去了他的生命。

听母亲说,表哥的死状惨不忍睹,在高速上发生的撞击,速度可想而知。

这不禁让我想起那条被他们残忍杀害的大蛇,想必被他们三个人用铲子插死的时候,也是四分五裂吧?

再然后,我家里遭遇了:企业破产,骨肉分离,翻身的希望一次次的破灭……霉运接踵而至,生活过的苦不堪言。

父母好几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,人生中的大悲大苦不过如此,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。

所以说,杀生的业报十分惨痛。若长期认识不到杀生罪报的严重性,不知悔改,总有一天会把自己的福报败光,而遭到恶报的。

众生平等,小到蛇虫鼠蚁,大到才狼虎豹。都在轮回生死中循环着,你伤害了他们,他们怎么可能不嗔恨?不报复?

希望大家多行善,多吃素,少杀生,少吃肉,愿一切吉祥如意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行善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tsyida.net/post/1370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放生简单仪轨和回向

放生简单仪轨和回向

最简单最有效的放生仪轨1、称名: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!南无观世音菩萨!南无大势至菩萨!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!(念三遍)2、忏悔:往昔所造诸恶业。皆由无始贪嗔痴。从身语意之所生。今在佛前求忏悔。(念三遍)3、皈依:皈依佛...

持住戒多放生定能改变命运!

我从小就喜欢阴阳八卦。在小学四年级时,我开始学习“易经”,“梅花”,“姓名研究”,“紫微斗”,“八字算命”。还有“风水”,这类书共有20多种,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自己的命运,改变自己的命运。十多年后,我发...

发愿放生10万个生命,真的是感应不断!

大概在2011年时发愿放生10万条生命,当时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下去,在这个论坛也专门发了放生贴坚持了一段时间,每周都去放生几百元,泥鳅黄鳝放的最多,还有甲鱼。 期间做了几个非常有趣的感应梦,现在都记得...

放生法门,功德第一,上通天府,下抵幽冥,非大智大慧者,莫能輕信。

放生法门真的太重要了请大家一定要重视放生法门。多多的放生。 弥勒菩萨偈曰:“劝君勤放生,终久得长寿,若发菩提心,遇难天须救。” 弘一大师:‘先问诸君:一欲延寿否?二欲愈病否?三欲免难否?四欲得子否?倘...

坚持放生让我获得了财务自由

禅宗开悟要“九朝天子福,七代状元才。”就是说开悟不是靠偶然,靠灵感,而是靠宿世福报的积累,从量变达到质变而豁然开悟!你看那些禅宗故事,都是说某人听到一句机锋就开悟了,《印光大师文钞》中说,不要妄会禅宗...

他将这件事坚持了一年,工资翻倍!

特别提示:本文转载自百度贴吧。 大家好,我是80后,以前从来没有在贴吧发过帖,但放生一年迅速改变生活状况,其巧合程度令我内心都感到惊奇,于是,今天抽个时间发个帖,讲述一下这一年的放生经历,希望增强大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